凡有市场的地方似乎就会形成“围城”。网吧的大起大落,让更多的人冲进了经营“网吧”的围城。前段时间网吧牌照的重新开放,似乎又让网吧经营者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是蛋糕总是有限的。况且,牌照开放后引发的是网吧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对此网吧业主又将如何在这越来越恶劣的竞争环境中做出漂亮的“突围”呢?
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话同样在网吧单靠降价手段无法拉拢顾客的今天开始蹿红。提高网吧的整体形象,给网友一个舒适的上网环境,成为了网吧业主提高网吧竞争力,并进行有力突围的重要手段。而网吧业主淘汰之前老旧显示设备、购入主流20英寸以上显示器的种种行为,也让“面子”工程的规模得到了壮大。但到底具备什么样品质的显示器才能帮助网吧业主在这空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突围成功呢?
超薄钢化大屏 耐用不是奢望
液晶显示器因其轻薄匀称的身材,加之近两年价格的不断走低,因而逐渐替代CRT成为了网吧市场的主流。不过,液晶显示器却有天生身板“脆弱”的缺点,尤其是面板极易受到伤害,倘若在网吧这样“人多手杂”的环境中使用,怕是难以长寿,液晶显示器的安全更是容易受到威胁。那是不是像网吧这样的环境下,就不宜使用液晶来提升整体形象了呢?这样的问题一下在成功的网吧业主那里得到了否定,“液晶中也有钢筋铁骨的‘硬汉’”。
作为长城显示器(Great Wall)07年末投向网吧市场的一颗重磅炮弹,G227的表现足以令人眼前一亮。21.6英寸的超大尺寸,屏幕上超薄全钢化玻璃,不仅让铂晶屏幕成为了G227的点睛之笔,还使其具有了能够承受坚硬金属器物刻画而不留痕迹的特性,这更让G227的液晶屏幕有了充分抵御网吧较为恶劣环境,而不会出现过早衰老或报废现象的实力。
但一些用户对钢化玻璃屏是否会带来反光的问题提出了质疑。事实上,完全不必有这样的担心,因为G227采用的是厚度仅为2.8mm超薄全钢化玻璃,透光性非常好,而且在防反射方面也做得相当到位,非普通的玻璃屏可比,因此大家根本无须担心反光的问题。
此外,G227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双边框设计,线条简洁而不失华丽。全黑色的配色方案,透露着时尚与典雅的气质。G227的OSD操控按键设计采用的是隐蔽式按键设计,正面设有功能标识,操作简便的同时,保证了屏幕正面的整洁划一。
宽屏大视野 售后无忧享
由于液晶显示器价格不断下降,现在很多家庭用户也都用上了大屏的LCD,大屏LCD已经是时势所趋。而在经常光顾网吧的人群中,不少人其实是看中了网吧可以玩爽更多的主流游戏,欣赏效果更好的大片而光顾的。
在这方面长城显示器G227同样能够满足需求。G227拥有的1680*1050超高分辨率,显示比例为16:10,还配备了5ms的极速响应速度,1000:1的超高对比度,350cd/m2的超高亮度,水平/垂直可视角度分别为160°/160°,接口方面则同时配备了DVI以及D-SUB接口,与使用高端显卡的网吧机搭配在一起,可以获得更优的画面输出效果。
在网吧中,有大约近60%的用户光顾网吧是本着观赏影视的目的而来的。而网吧采用宽屏液晶显示器,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欣赏效果。同时,对于那些依然采用4:3的规格的视频,为了避免拉抻变形效果,G227还配备的16:10与5:4比例的切换功能,让用户轻松享受完美视觉效果。
另外,长城显示器并没有对网吧用机有任何歧视,同家用显示器一样,长城承诺三年的全免费保修服务,加上数量庞大的服务网点覆盖,使网吧业主们在得到最快捷服务的同时,省去了对于修理人员的费用开支。
拒绝高耗电 打响省钱小算盘
随着近期通货膨胀的加剧,网吧老板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租金涨了还不算什么,电费的涨价让一些小规模的网吧有些招架不住。毕竟网吧中有着几十、上百台不间断工作着的显示器,庞大的耗电量绝对可以称得上“庞大”。
所以,购买大屏液晶显示器往往会被认为是增加运营成本的事情。在市场上,屏幕越大其功耗自然越大,发热也越大,一部22寸的液晶显示器,其耗电就要比17或者19寸的产品至少高出十几瓦甚至更多,一年下来电费支出可想而知。此外大屏幕的发热量也大出许多,热量的增加势必也增加了空调的使用频率,这笔帐细算下来,采购大屏显示器,就算初期投入不会大幅增加,但后期运营的成本却不知不觉增加不少。
不过,G227却打破了这一陈规,完全符合显示器权威VESA标准的设计,让G227的正常功耗维持在40W以内、待机小于1.5W,与17、19寸液晶显示器功耗几乎相差无几。在售价上,长城显示器的G227仅有1899元,大屏结合卓越的设计和性能,更是网吧业主非常值得考虑的超值选择。
网吧微利时代,如何突围是网吧业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没有强大的资金背景,没有强势的影响地位,已经进入微利时代的网吧经营就需网吧业主在各个方面精打细算了。而选用类似G227这样在细节处节省每一分钱的显示器产品,不仅会让网吧业主把握住每一处细节的成本,让成本尽在掌握,更会为网吧业主在微利时代的突围增加胜算把握。
(新闻稿 2008-10-15)